為進一步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試驗與測試核心能力體系建設,11月15-16日,由中國計算機測量與控制技術協會、國防基礎科研計劃試驗與測試技術專家組、國防科技工業自動化測試創新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國防科技工業試驗與測試技術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在京順利召開。國防科工局和各軍工集團所屬院、所、公司以及部隊和高等院校等100多個單位的近400位專家代表參加會議。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多位院士、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

本屆論壇以“強化戰略導向,加強自主創新,促進軍民深度融合,推進試驗與測試核心能力體系建設”為主題,圍繞國防科技工業試驗與測試技術的發展戰略、目標和規劃,總結了“十三五”以來國防科技工業試驗與測試技術領域取得的成果,研討交流國內外試驗與測試技術發展動向、信息技術和大型復雜裝備的創新趨勢,探討了試驗與測試技術的研究發展方向。

開幕式上,中國計算機自動測量與控制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總工程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潘旭東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總結了國防科技工業在試驗測試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指出了存在的差距,并對論壇提出希望。
專家一致認為,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在軍工試驗與測試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帶動著軍工試驗與測試技術向著綜合化、虛擬化、通用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虛擬測試試驗技術是實驗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經過幾年的技術研究,虛擬測試技術的內涵和內容得到進一步深化,在軍工產品研制和測試試驗中得到推廣和應用。

航天測控公司副總經理于功敬研究員作為會議專家出席論壇并作題為《健康管理中的機器深度學習技術》的專題報告,從裝備PHM和AⅠ機器深度學習兩個熱點技術出發,綜述了發展現狀、熱點跟蹤、應用案例和未來發展展望等四個方面內容,提出了以生成式對抗網絡解決裝備PHM中存在的學習樣本不足的問題,形成了航天測控的健康管理云平臺,并創新地提出用博弈論解決問題的宏觀方法。報告介紹了航天測控公司近年做過的風機結冰預測、航空發動機氣路故障診斷與壽命預測、衛星太空電池陣功率預測(LSTM)、電纜識別等四個應用案例,把裝備健康管理和機器深度學習的結合和應用進行了深刻闡述。

他指出,“我們提出PHM云平臺,得到航天科工集團的高度重視,并把它作為重點推廣的項目,形成平臺服務,最終把方法、模型和后期定制全放在服務平臺上,通過多種方式提供服務”。最后,他提出:第一,科學規律,一定是波浪式進步,不能因為眼前受到挫折就影響整個學科的發展,要尊重科學,瞄準自己的方向,然后深度挑戰。第二,基礎研究是技術突破的基石,離了基礎研究,相當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應用需求是發展的支撐,隨著裝備的發展,裝備的型號、種類越來越多,應用能夠提供發展的支撐。第四,學科交叉是技術突破的結晶,無論PHM技術,還是深度學習技術,都是多學科、多領域交叉進行,第五,科學研究要允許失敗,要持續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論壇期間,與會院士、專家還分別就加快智能試驗體系建設、測試領域接口和服務的標準化建設、電子戰試驗靶場復雜電磁環境建設、人工智能標準化體系建設、實現測試儀器設備自主可控和水中裝備等大型復雜裝備目標特性測試指標體系、復雜電磁環境試驗測試技術研究等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討論,提出了發展思路和建議,對制定“十四五”試驗與測試發展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